品质为上、精益求精、诚信经营、阳光同行

全国咨询热线:18637302099
螺旋钢管

一座桥拿下多个世界第一(组图)

更新时间:2024-04-26   作者: 企鹅电竞官网直播官网

  施工队仅用43个月的工期来完成这座世界上最长的桥梁。他们要迎战危险的急流,时速超过每小时170公里的狂风……这座大桥跨越的不是一条河流,而是一片海洋。

  梦想,让中国两座最繁忙的城市靠得更近。它们分别坐落在巨大的东海海湾——杭州湾的两岸。海湾的南面是宁波港,中国第二繁忙的港口。在350公里之外是上海,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它的上涨的速度,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城市。

  如果能与这座充满了许多活力的繁荣都市相连接,宁波就有望早日成为国际海运中心。为实现这个梦想,工程师们设计世界最长的跨海桥梁,以跨越杭州湾。

  6月26日下午3时,随着最后一个钢箱梁节段焊接成功,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贯通。在大桥胜利合龙之际,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建设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建于1988年的广东325国道九江大桥被一艘运输船撞击桥墩,造成200多米桥面坍塌,酿成事故。那么,杭州湾跨海大桥在防撞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吕忠达介绍说,大桥由通航孔桥和非通航孔桥两部分所组成,两部分应对防撞的设计不一样。在设计时,就委托国内最好的设计单位做了防撞设计,在建设时主要采取了两方面措施。

  第一方面是工程措施。大桥的桥型是S型,桥头线与水流基本垂直,这使得过往船只可顺水流通过,减少碰撞。同时,在通航孔桥设置了防撞套箱,并在大桥附近放置通航航标,以作提醒。除此之外,还在信息管理上建立了数据采集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可用无线技术提醒进入大桥区域的船只规范航行。

  第二方面的措施是加强管理。吕忠达说,据统计分析,已发生的大桥被撞事故中,50%是因为船员麻痹或操作不当所致,30%是天气因素,20%是船只的船机故障。只要加强管理,这些都是能够大大减少或避免的。今后将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过往船只设备和人员的管理。

  “南通航孔桥设计通航标准是3000吨,所以我们的防撞设计也是3000吨。北通航孔桥设计通航标准是35000吨,即能够最终靠35000吨的轮船,但我们的防撞设计是5000吨。因我们对现在和今后的过往船只进行了摸底调查,10000吨左右的轮船已经很少很少,这些大轮船可完全通过加强管理来避免撞击。”吕忠达说,“非通航孔桥的防撞设计是235吨,因为不是通航区,杭州湾区域行驶船舶的标准多在此之下,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个标准。”

  对于大桥通车后,车辆在桥上行驶过程中如何防风、如何保证安全、出了交通事故如何救援等问题,吕忠达表示,大桥是按照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设计的,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小时,估计最大通行能力能够达到每天约9万辆。在大桥中央的海中平台设置了紧急救援的安全平台,若发生紧急状况,海上、桥上、空中能马上施以全方位救援。

  关于车辆如何防风,设计人员将车辆安全行驶的风速与所有灾害天气一起研究,目前已经提出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行车安全保障措施。届时将基于气象监测系统、预报系统与道路管理系统多方面系统研究,制定出不同灾害天气条件下道路交互与通行控制标准,开发低造价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开发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信息发布的计算机软件。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果,其中具体的风障方案也即将付诸实施。

  海上观景平台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亮点之一,在离大桥合龙的地方往南大约一公里处,记者近距离观看到了尚在紧张施工中的海上平台。平台有大约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像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停在大海中间。

  目前海中平台的作用相当于物资中转站,大桥建设所需的材料都堆在海中平台上。在现场,记者正常采访到了大桥南航道桥总工程师胡中超,他和记者说,大桥海上观景平台由两部分所组成,一个是观光塔,一个是海中平台,平台相当于服务中心,里面还要建设一个酒店和一个会议中心。观光塔是一个140多米高的高塔,有三十多层楼高,建成后人们在上面能够正常的看到大桥的全貌。记者看到观光塔的基础刚刚做好,钻孔桩刚刚完成。

  “浙江人真聪明,很有经济头脑,多花了几个亿,就把大桥充分的利用起来。”大桥南航道桥总工程师胡中超赞叹地说道。

  在世界三大强潮流海湾杭州湾上建设跨海大桥工期紧、任务重,为什么6000多位大桥建设者能够提前半年实现大桥贯通呢?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金建明揭晓了答案,大桥能够提前贯通的秘密就是开展了立功竞赛活动,杭州湾大桥是继三峡大坝和青藏铁路后,第三个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牵头组织立功竞赛的重点工程。6000多名大桥建设者通过有效地立功竞赛,充分调动了积极性和干劲,实现了大桥的提前贯通。

  第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已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

  第二,杭州湾跨海大桥地处强腐蚀海洋环境,为确保大桥寿命,在国内第一次明白准确地提出了设计常规使用的寿命大于或等于100年的耐久性要求;

  第三,杭州湾跨海大桥50米箱梁“梁上运粱架设”技术,架设运输重量从900吨提高到1430吨,到目前为止居世界第一,刷新了目前世界上同类技术、同类地形地貌桥梁建设“梁上运粱架设”的新纪录;

  第四,杭州湾跨海大桥深海区上部结构采用70米预应力砼箱梁整体预制和海上运架技术,为解决大型砼箱梁早期开裂的工程难题,在国内第一次成功实施了“二次张拉技术”,完全解决了这一工程“顽疾”;

  第五,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整桩螺旋钢管桩,最大直径1.6米,单桩最大长度89米,整桩螺旋钢管桩长度在国内外桥梁钢管桩中位居第一;

  第六,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10公里滩涂底下蕴藏着大量的浅层沼气,对施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滩涂区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第一次采用有控制放气的安全施工工艺,这一施工工艺在世界同类地理条件中尚属首创。

  在杭州湾大桥施工期间,人们听得最多,说得最多的是两句话:一句是“安全生产”,一句是“精细化管理”。因我们今天的工作是对100年的人的生命负责。

  我一直知道日本的明石跨海大桥号称是世界第一。通过几天采访,我才明白:日本明石大桥属于单跨大桥,它的单跨长度为世界之最,达到了1991米。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第一是长度第一,整整36公里。了不起!

  听说大桥上有个建筑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的观光平台,还有136米高的观光塔,我们大家可以把它当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我很想再投资房产,可我们这里的房价已经飙升到两万块钱一个平方米,实在买不起,听说杭州湾大桥南岸新开发的楼盘每平方米仅三四千元,我打算马上去看看。

  桥起源于中国,隋朝赵州桥、杭州西湖苏堤六桥等,造桥技术领先世界长达1000年。我国现有各类现代桥梁近50万座,同时还是世界上古桥保存最多、品类最全的国家。我国从最早的桥“石砩”到古桥活化石“廊桥”再到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双层桥钱塘江大桥直到杭州湾跨海大桥,中国的桥从小溪架到了小河、大江甚至大海上,从桥的变迁,折射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经济、文化、历史的变迁。

  在各类现代桥梁中,我国拥有公路桥34万多座,过去十几年中,中国修建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多的桥梁。

  普通人看大桥,看到的是美丽的风景。内行人看大桥,处处看到的是科技。我国的桥梁建设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既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展现。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没有自己建造的钢桥。55年来,我国钢桥越建越长,跨度慢慢的变大。武汉长江大桥采用前苏联低碳钢,主跨128米;南京长江大桥主桥钢梁单跨160米;九江长江大桥主桥钢梁最大跨度216米。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开工建设桥梁1万多座,建设速度和规模世所罕见。我国一批在建的特大桥梁,如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从建设技术角度看,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正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

  “铁鞋踏破路还长,经纬水准肩上扛。夏季烈日当头照,冬天雪地印两行。思念痛苦心中藏,四海为家很正常。没有亲人在身旁,很多兄弟聚一堂,谁叫我们是造桥郎!”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地上曾经流传的这段顺口溜,让人们看到了“中国魂”在艰辛的创造中升腾。

  直到2000年的大桥可行性报告咨询会上,仍有一位专家直言:“我看要研究的不是可行性报告,而是不可行性报告。”

  这位专家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当时跨海大桥建设无桥型方案,无造桥设备,无具备经验的施工队伍,无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

  而杭州湾又是世界著名的强潮海湾。这里潮大,浪急,流向多变,施工船只很难停稳;这里狂风肆虐,一年中能在海上施工的时间不超过180天;这里南岸的滩涂宽达10公里,下面还埋藏着一窝窝的浅层天然气,打桩作业危险重重。

  听说中国要建杭州湾跨海大桥,许多外国公司都想分一杯“羹”。这中间还包括美国3家桥梁建设领域的“百年老店”。这3家“老字号”有的擅长设计,有的擅长施工,经验比较丰富,实力丰沛雄厚。接手杭州湾大桥这一个项目的迫切愿望,让他们组合在一起。

  2002年5月。美国曼哈顿一幢高级写字楼内,这3家“老字号”的顶尖人物齐聚一堂,堪称世界造桥界最强大的阵容。

  可是,当专程前来咨询的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考察团把强潮海湾建桥遇到的浅层天然气等几个难题摆上桌面时,连这些美国专家也被难住了。

  “这些问题我们从没遇到过。不过,如果杭州湾大桥交给我们做,相信会有解决的办法。”一阵沉默后,美国人丢下这样一句话。

  完全依赖外国人,由他们负责设计、施工和管理,这当然是一条捷径。但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经过慎重考虑,作了另一种选择:自主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大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王勇把话挑得更明:“中国的跨海大桥要打出中国的品牌。”因为大家明白,只有自己建设特大型跨海大桥,才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形成中国品牌的自主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使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国际竞争力。